这位天使来自一座宫殿(一幅具有单一统一表面的祭坛画),它在18世纪被锯成碎片,但在20世纪30年代被国家美术馆重新组装。在特定的光线下,您可以看到部件粘在一起的连接。
这幅祭坛画是为比萨托亚的牧师们制作的,它展示了圣徒和天使的三位一体(圣父、基督和圣灵是一只鸽子)。这个碎片比对面出现的天使受到的伤害更大,并且在过去被更彻底地清理过。
天使的粉色长袍已经显著褪色,部分蓝色飘带已经重新喷漆。大部分底图(构图的初步轮廓)现在都清晰可见,尤其是粉红色的窗帘。
古典油画在整体上是油画语言等因素共时综合运用的结果,但不同国家、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对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特别注重,形成了不同的风格。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画家比较注重明暗法的运用,画中景物的暗部统一笼罩在阴影中,明暗交界线呈柔和的过渡,造就了画面集中而浑然的效果。L.达·芬奇的《岩间圣母》是这种风格的代表。同时期的尼德兰画家则清晰地刻画画中景物各个细部,景物之间是色彩的差别而非明暗的过渡,R.康平的三叶祭坛画《受胎告知》就细致地 呈现室内外的所有景物。意大利的提香是第1个特别注重油画色彩表现力的画家,他在暗底子上作画,并常用明度接近、色相略异的明亮色彩构成富丽堂皇的金黄色调,透明颜料的多次复叠,忽厚忽薄的笔法,又使色彩与形体有机溶合,造就出质感效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