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丽莎白·路易丝·维热·勒布伦(ElisabethLouiseVigee-LeBrun),1755年出生于法国,学肖像画成名后,被选为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,1842年在巴黎逝世。
伊丽莎白·路易丝·维热·勒布伦(ElisabethLouiseVigee-LeBrun),1755年出生在艺术之家,学画肖像画成名后,被选为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。在国外,许多著名的艺术院校都聘请她为"荣誉教师" 她是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。
伊丽莎白·路易丝·维热·勒布伦,她1779年开始为王后玛丽·安托瓦妮特画肖像,成为玛丽·安托瓦妮特王后的好朋友。这给年轻而又漂亮的伊丽莎白·路易丝·维热·勒布伦带来极大的荣誉和地位。从此踏入了巴黎的上层社会,皇室和贵族纷纷请她画像。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流亡国外,在流亡期间也没有停止绘画,欧洲各国的皇室和贵族们都能得到她所画的肖像而感到荣幸。801年返回巴黎后,伊丽莎白·路易丝·维热·勒布伦仍致力于肖像画。一生共创作了八百多幅作品,其中大多是肖像画。晚年的维热-勒布伦放下了画笔,全心撰写回忆录。
1842年,伊丽莎白·路易丝·维热·勒布伦在巴黎逝世。伊丽莎白·路易丝·维热·勒布伦肖像画的艺术特色,在于她善于抓住最足以反映人物个性最能使人感动的一瞬间,给以完美而充分的刻划。她的写实功夫非常坚实,对人物的外形特征、服饰刻划得十分细致,又善于利用色彩和明暗对比使人物性格十分突出。她在肖像画上最大的贡献,是将法国古典主义的肖像传统引向当代,她的作品具有超脱的、古典的韵味,带有纯朴、清新的气息。她的画没有十八世纪那种盛装肖像画的夸饰,与《路易十四像》的豪华相反,而是细腻、委婉、精致、优雅,富于感情。虽然她也画有为应酬而作的带有庸俗矫饰风味的作品,也受有洛可可的某些影响,如过分扭曲的线条之类,但是这样的肖像画为数不多,主要作品都能摆脱时尚,摆脱程式的束缚。 |